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王晓菲:纺织工人的创新梦

发布日期:2021-05-21 来源:

王晓菲:纺织工人的创新梦

原载于《农村青年》2021年第4期
文/本刊记者 何召霞

“作为一名纺织工人,我是幸福的。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我是幸运的。幸福和幸运都降临在我身上,我很感恩,我愿用行动继续为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德州恒丰集团高级技师王晓菲这样向《农村青年》记者说。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德州恒丰集团高级技师王晓菲

“85后”王晓菲出生在山东德州一个普通家庭。2003年7月,她从纺织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细纱车间,成为一名细纱值车工。从事纺纱工作近18年,她先后总结出“食指勾断氨纶丝接头法”“罗卡斯紧密纺斜接头法”等纱线接头方法,减少接头动作50%,操作速度提升2倍,每年可节约用工成本20余万元;参与研究紧密纺、赛络纺等新型纺纱技术、140支和160支纱,每年为公司增创效益近百万元。

苦练基本功,身怀绝技赢得荣誉

“刚入职那年,公司的车间设备和环境没有现在好。夏天车间异常闷热,我身上起了很多痱子,医生诊断我得了‘痱子毒’。再加上经常上夜班,从凌晨工作到早上8点。一起入职的同学走了一拨又一拨,我也有了离职的念头。”王晓菲忆起刚上班的情景。

当时,在北京上大学的全国劳动模范段月英到公司作“劳模事迹”报告,会后还到车间和工人交流学习。正是听了段月英的事迹,王晓菲打消了离职的念头。段月英的劳模精神深深激励了王晓菲的纺织梦。从那时起,她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向劳模学习,争取成为纺织“状元”。

再后来,德棉细纱车间又出了一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任英,她也是王晓菲的老师。任英不仅在技术上指导王晓菲,还在思想上引领她。受这些前辈、老师的熏陶,王晓菲觉得当纺织工人也是大有希望的。她说:“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参加全国技能比赛,赢得荣誉后还能出去上大学,多好的机会呀。”

“把自己的操作技能练好,我也要参加技能比赛。”这是王晓菲最初的目标。

纺织厂细纱车间,接线头是最见技术的硬活。王晓菲刻苦钻研操作技术,车间、宿舍、食堂,三点一线,不惜一切时间练习。

2008年,她终于迎来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机会。为了这个目标,王晓菲已经努力奋斗了5年。经过公司、省里一级级晋升,最终王晓菲成为公司唯一参加全国技能比赛的选手。

“太高兴了,5年了,终于等来参加全国技能比赛的机会。那时,我就一个念头:拼了,一定要拼出一个好成绩,实现最初的目标。”

兴奋难以抵消她内心的压力。公司之前参加比赛的选手,个个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王晓菲的内心还是有些紧张的。

父亲看出她的心思,给她讲老纺织工人郝建秀成长的故事,鼓励她说:“郝建秀也是细纱挡车工出身,并且年龄很小就总结出自己的操作方法。你就向她学习,勤学苦练,创新拼搏。用心去做,能否名列前茅不重要。”

有了老师的指导和家人的鼓励,王晓菲信心十足。

比赛结束,王晓菲以102.626分的成绩夺得大赛冠军。当大赛秘书长告诉她得了第一名时,她兴奋不已:“我做到了!”她对未来更是充满希望:“我一定要把操作练到极致,创新拼搏。”

通过勤学苦练,王晓菲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还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头顶众多光环,但朴实的王晓菲没有一丝骄傲。每天上班之余,她还坚持学习文化知识。2013年,市总工会向公司推荐劳模上大学之事,王晓菲接到单位安排去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脱产学习。这对她来说既是梦想的实现,又是奋斗的新起点。

“心中有目标,脚踏实地地奋斗工作。在单位和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下,梦想一个个逐步实现,我既幸福又幸运。”

爱岗敬业,注重创新

王晓菲不仅有一股韧劲,还非常注重创新。“创新意味着超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和动力。”王晓菲说。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王晓菲把钻研新技术、解决生产难题作为自己的一项使命。她带领操作工人,在一次次的反复实验中总结经验和技巧;在改纺过程中,她又提出改纺不停车的操作方法。

JMJ14.6产品投产初期,纱线断头一直居高不下,开车效率仅为50%~60%。王晓菲从挡车工的角度寻找突破点,通过研究紧密装置结构,在接断头的时候区别S捻和Z捻进行斜接头,增强接头后的捻力,创造出“紧密纺斜接头操作法”。该方法使开车效率提高至95%,43台车一天可增加产量1011kg,每班用工由11人减至5人,三个班共减少用工18人,而且提高了络筒效率,成纱毛羽下降50%,强力增加10%。

2002年,企业在同行业中较早引进氨纶包芯纱。在试纺过程中接头,值车工需用剪刀剪断氨纶丝,效率低且极易割伤皮辊。“如何安全高效地掐断氨纶丝”,王晓菲反复思考这一问题,最终摸索出“食指勾断氨纶丝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设备配件的损坏。原来,“罗卡丝紧密纺”采用双手接头法,王晓菲创造了“罗卡丝紧密纺”皮辊上单手接头法,减少接头动作50%,速度提高2倍,质量合格率提高30%。

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车间纺织工人

2015年,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建立山东省植物染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院,面对可纺性问题,公司急需一位纺纱操作技术指导专家攻克植物染在细纱工序的纺纱问题。王晓菲在北京的两年脱产学习刚好结束,便被引进研究院进行攻关。在经过反复对比试验后,王晓菲大胆提出用赛络紧密纺纱工艺来做试验,可纺性得到极大提高;生产过程中,经过染色的纤维喂入罗拉后,集聚效果不好,毛羽偏高,条干不理想,王晓菲与团队成员研究改进方法,提出减少两个粗纱喇叭口的间距,使得毛羽改善0.3个百分点,条干不匀率降低0.2个百分点;植物染纱线因颜色的原因,断头后不容易被挡车工发现,造成瞬时断头率居高不下,王晓菲提出增加车头激光灯来帮助发现断头,这让瞬时断头率降低到正常值,挡车工的巡回减少50%。

教授徒弟,传授技能

“把我的工作经验、教训传给新同事,让他们能尽快掌握并提高操作技能。”

王晓菲在勤学苦练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把取得的成绩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充分发挥“王晓菲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为行业分享“王晓菲创新操作方法”,累计培养高级技师2名、技师22名、高级工36名。“王晓菲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她的带领下,先后组织集团级技能竞赛3次,专项岗位技能提升培训5次,培训人员一千余人。

“当年,山东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设备比我们先进。但是,魏桥纺织新设备的安装、调试是先在我们公司测试的;挡车工的辅导培训、纱线质量检测等也是请我们的技能老师指导的。分享我们的经验、技能,实践中再总结经验、创新方法,跟上先进设备的脚步,让我很有成就感。”

作为纺织行业的龙头民营企业,王晓菲所在的企业经常会引进新的细纱机设备以及纱线品种,随之更新的操作手法没有先例可循,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

王晓菲在指导徒弟包卷粗纱法

王晓菲的徒弟李瑞瑞在接受采访时说:“晓菲老师不但自己技术好,在指导我们的时候也是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我们,并且要求我们严格练兵。在思想上也教育我们要有上进心,要感恩。”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习总书记与代表一一握手,当与王晓菲握手时,王晓菲向总书记汇报自己是一名纺织工人。习总书记亲切地说:“纺织工人很了不起。”习总书记的话让她深受鼓舞,这不仅是对几代纺织人的肯定与鼓励,更是对新时代纺织人的殷切希望和嘱托。

“这将是我最为珍贵的经历。”得到习总书记的鼓励,王晓菲很兴奋。但同时,她更多的体会是面对荣誉,深感责任重大。

她说:“荣誉属于集体。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争取再立新功。”

2021年3月,王晓菲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晓兰到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指导工作,充分肯定了她的贡献。

王晓菲说:“荣誉属于集体。我将与纺织姐妹们共同加油,在平凡的岗位上,精纺细织,创新创造,锲而不舍地提高技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接好每根线。”

终审:蔺玉红
审校:李志国  刘朱婴
编辑:何召霞

值班编辑:农村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