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陈倔强的“倔强”创业路

发布日期:2021-10-11 来源:

陈倔强的“倔强”创业路

原载于《农村青年》2021年第7期
文/本刊记者 刘树晨

在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的一家生态猪肉专卖店前,200余名环卫工人整齐地排在门口,面带微笑,手中紧紧攥着一张纸片。
原来,凭借这张小小的纸片,每名环卫工人可以在军峰野牧生态猪肉专卖店免费领取2斤生态猪肉。从2014年到现在,军峰野牧生态猪肉专卖店已经多次为当地环卫工人发放免费猪肉。

陈倔强在分发猪肉

决定每年给环卫工人送肉的,正是宜黄县神岗乡的“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陈倔强。

2斤免费猪肉

“95后”陈倔强是土生土长的宜黄县人。2014年,陈倔强还在上大学,假期到父亲的猪肉店帮忙。凌晨4点,看到环卫工人已经在辛勤工作,父亲对他说:“我们这么好的猪肉,从来没见环卫工人买过。他们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却吃不上好东西。”于是陈倔强和父亲商量,是不是可以请环卫工人吃自家的跑山猪肉?两人一拍即合,虽然那时他们的处境也很艰难。

陈倔强

就这样,父子俩给全县163名环卫工人每人赠送2斤跑山猪肉。他们没有大张旗鼓,没有高调宣传,仅仅向有关部门询问了环卫工人的具体人数,就准备了相应的猪肉券免费发给环卫工人。

很多人不理解陈倔强送猪肉的行为,也有亲戚朋友批评他会把家搞垮:“你们这不是胡闹吗?去年刚着完大火,自己的日子还没过好,咋还管上别人了,这么多猪肉得多少钱?”但陈倔强看着环卫工人领到猪肉后脸上洋溢的笑容,顿时觉得别人的看法都不重要了,想着只要“军峰野牧”还在,就要把这项公益活动进行到底。

从普通猪到生态猪

其实,亲戚的担心是有道理的。陈倔强的父亲陈定得一直经营猪场,多年来兢兢业业,生意也红红火火。但2013年一场意外火灾,把他经营的猪场烧得惨不忍睹,多年心血毁于一旦,直接损失60多万元,家庭也因此陷入困境。

当年,倔强的陈定得没有放弃,决定重新开始。他东拼西凑借了20万元在山里建起基地,准备养殖更生态、健康的跑山猪。

从普通模式到生态发展,这是一个艰苦的转变过程。辛苦养出来的生态猪,没有群众基础,成本几倍于普通猪却不被市场认可。亲戚朋友都劝他不要“瞎折腾”,老老实实养点普通猪赚钱还债、养家糊口。儿子陈倔强却一直鼓励父亲坚持下去:“我认为普通的猪肉不缺市场、市场也不缺普通猪肉。高品质的猪肉是有巨大潜力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跑山猪市场潜力越大。”不知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白眼,坚持一年多后,逐步有人开始接受生态猪肉。

这不,生意刚刚有些起色,陈定得和儿子陈倔强却白送了几百斤猪肉,难怪亲朋会替他们着急。看着父亲既要养猪又要卖猪肉,作为家中独子的陈倔强想为父亲分担,也希望能把猪场做得更好。

闯荡多年终返乡

陈倔强人如其名,“倔强”的同时有一股“闯劲”。高考后,他曾背上行囊以徒步加搭车的方式只身前往西藏。大学期间,陈倔强除了学习之外,课余时间带着几个同学组建起小团队,从摆地摊到售卖智能玩具,再到驾校招生、代理销售手机电脑、推广软件等,他不断积累销售和处世经验。两年时间,他不仅做到经济独立,还带着一帮同学赚足了生活费。离校实习时,合作的电子产品销售公司老板许予高薪,但父亲的辛劳和想回农村闯出一片天地的理想促使他回到家乡。2016年7月,陈倔强带着大学时期最好的兄弟一起回到宜黄县。

想帮父亲做好猪场,首先要了解养猪的基础知识。陈倔强从最脏最苦的扫猪圈开始,边做边学。经过努力,他先帮父亲完善生态跑山猪的销售体系,稳定“军峰野牧”的口碑,又通过一系列推广活动提升知名度,使生态猪肉的销量明显提高。

陈倔强(右二)在考察

同年11月,陈倔强组织6家贫困户、1家残疾困难户、8家农户成立宜黄县神岗乡军峰野牧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直面挫折,越战越勇

2017年,随陈倔强一起返乡的同学因家人原因离开,对他而言莫过于失去左膀右臂。

曾经是工作上的最好搭档、生活上无话不说的好兄弟,如今离他而去,使清苦枯燥的乡村创业生活显得更加艰难。随着创业的深入,小县城人才缺乏的问题愈发明显。陈倔强团队的建设不完善,很多基础的事情还需他亲力亲为,让他感觉越来越累,合作社发展得也很慢。

面对挫折,陈倔强一方面加强团队的人才建设,另一方面与其他返乡大学生建立联系,互通有无。他了解到:许多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目标——为宜黄的优质农产品创造平台,使其走出江西,辐射全国。目标一致,就能团结一心。陈倔强联合其他两位返乡创业大学生成立江西裕望农业有限公司,注册品牌“三川一品”。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成功开发黑笋干、九制黄精、红薯粉丝、百合粉、树香菇等多款品质稳定且受市场欢迎的特产。

从无到有,经过三年的摸索,“三川一品”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成为宜黄家喻户晓的农产品品牌,帮助500多家偏远乡镇的农户把优质农特产卖上好价钱。

创业路还在继续,他对人生的思考也从未停止。他说:“社会给了我立足之地,让我有了未来。我决定把这份感恩,更好地回馈给社会,也努力为乡村振兴这项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终审:蔺玉红
审校:李志国  刘朱婴
编辑:刘树晨

值班编辑:农村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