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刘双燕:“衔泥筑梦”为扶贫

发布日期:2021-04-06 来源:

原载于《农村青年》2021年第2期
文/李西连 汝雪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的诗让人一下子来到春天里。

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刘双燕用8年时间衔来一捧又一捧“春泥”,筑起一个又一个脱贫梦。作为从利辛县税务局选派的女干部,自2012年3月起,她连续担任安徽省第五批、第六批和第七批驻村扶贫队长。8年中,她远离女儿,痛失母亲和丈夫,痴心不改、坚定前行,用青春和奉献诠释了扶贫一线巾帼战士的责任与担当。

燕剪春风:第一个三年

2012年初,37岁的刘双燕与丈夫有过这样的对话:

——“听说组织上要选派干部驻村帮扶,我想报名,可是女儿刚10岁……”

——“如果真的派你去,家里和孩子的事,你就别操心了。”

丈夫的支持让刘双燕心里暖暖的。

然而,她没有想到,选派任职文件一下来,她被分到最偏远、最落后的城北镇陆小营村。

报到的那天晚上,除了呜呜的风声,四周一片寂静。刘双燕回忆说:“当时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彻夜难眠。给妈妈打电话,妈妈鼓励我说:没有困难,组织上派你去干啥?别人都能干,凭什么你就那么娇气?可别被老百姓指着脊梁骨说你是来混日子的。”

图片刘双燕(左)和村民心心相印

其实,这个理儿刘双燕也明白,她只是私下里向妈妈撒娇。

在一次次的走访中,刘双燕发现了村里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导致产业始终发展不起来,种植作物也没有销路。她决心改变这个现状。

作为陆小营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队长,刘双燕千方百计地协调,终于争取到上级拨款50万元,修通了近3公里长的水泥主路。往日的泥巴路跑起了载货卡车,全村人行路难成为历史。“路宽了,坡平了,粮食蔬菜都能运到外头了。有了这条路,生活才好起来,我们忘不了刘书记。”村民陆迪彬说。

单靠修路还不能断穷根。刘双燕又购置了一批清洁设备,组建了清洁小分队,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随着环境的改善,村民看到了摆脱歧视与贫困的希望,重新树立起生活信心。

现在的陆小营村,天蓝水清,村舍整洁,产业兴旺。

燕衔春泥:第二个三年

2014年11月,刘双燕决定留任安徽省第六批选派干部,担任汝集镇朱集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队长。

朱集村是一个人口近六千的重度贫困村,贫困家庭348户791人,基础设施差,村民收入没有保障,集体经济为零。 

刘双燕发现:朱集村虽是贫困村,但自然条件还不错,村民也都有种养殖的习惯和经验。于是,她定下产业脱贫的路子。2017年,投资100多万元的田淼特色种养殖基地建成,至今养殖鸡、鸭、鹅2万多只,有池塘70多亩、果树200多亩,带动周边一百多家贫困户在基地打工,不仅拿工资,每年还有分红。

贫困户李魁民在刘双燕的介绍下到基地养殖鸡鸭,月工资1800元。他高兴地说:“干活不累,一年下来有2万多元的收入。”2017年年底,他顺利实现脱贫。

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周文峰,夫妻都是三级残疾,家中还有三个孩子上学。刘双燕通过走访发现:夫妻俩勤劳能干,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而且他们属于肢体轻微残疾,可以正常劳作。于是,她鼓励夫妻俩利用小额信贷优惠政策,贷款5万元建一个养鸭大棚。周文峰夫妇顾虑重重,担心风险太大搞不好。妻子嘟囔着对刘双燕说:“我们家的门槛都被你踩塌了,养鸭子、养鸭子,你这个挂职书记天天鼓动我们家贷款搞经营,能不能成功还不知道,赔了咋办?到时候你走了,却给我们家留下一堆债。”

刘双燕耐心地给他们讲产业扶贫政策、小额信贷政策、脱贫致富的事例。经过苦口婆心地劝说,周文峰夫妇终于下决心贷款养鸭子。刘双燕帮他们联系专家、学习技术、搭建鸭棚、搞好防疫。就这样,周文峰的第一个养鸭大棚建起来了,当年可出6棚鸭,纯利润达到4万多元。到第二年,周文峰又投资建起第二个鸭棚,至今每年收入近10万元,还吸收周边的几家贫困户就业,成为“身残志坚脱贫致富”的模范。

图片刘双燕在走访途中

刘双燕清楚地记得生活上的艰难:“厕所就是办公室后面的一个坑,连个门都没有。”那时,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她不敢轻易喝水。刚到朱集村时,她借住在敬老院里。村里经常停水停电,等晚上回到宿舍,基本就没热水了,所以洗冷水澡是常有的事情。2016年,市、县税务局的领导进村走访,看她的住宿条件太差,要给她重新装修宿舍,安装空调和热水器,被她婉拒了。她开玩笑地说:“领导,你把这个钱拿出来,再给我添点。”随后,她用这笔钱给敬老院安装了7台太阳能路灯,解决了老人晚上出门难的问题。

把朱集村打造成“魅力朱集,美丽家园”一直是刘双燕心中的梦想和奋斗的目标。敬老院的路灯亮了,可朱集村所辖的8个自然庄均未安装路灯,群众晚上出门“摸黑”,行路不方便。在县税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她争取到20万元专项资金,加上企业慈善捐款6万元, 共计26万元,安装了180台太阳能路灯,实现了村庄“全亮化”。

“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她把能使的劲儿全使出来了。”村民都是有心人,大家记下了刘双燕为朱集村脱贫所干的每一件事情。特别是她带领村两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梳理总结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原因,坚持“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帮扶原则,制定出“村出列、户脱贫”的具体方案,扎实推进。

让我们更详细地了解一下刘双燕带领村两委作出的努力:

争取资金290万元,为村里铺设自来水管道15千米,全部接通到户,实现了安全饮水,完成了旱厕改造;投入资金530万元,修建了村级公路12公里,实现了村内公路全硬化,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新装变压器10台,增容1350千瓦时,购建了总装机量370KW的2座光伏电站;多方争取拔款和慈善捐款26万元,安装180台太阳能路灯,实现8个自然庄以及街道两旁、人口密集区和村级活动中心全亮化。

为村里引入特色种养殖、光伏发电、林业扶贫等产业项目,建成200多亩特色种养殖基地、种植经济林木379亩,惠及贫困户190户378人,2020年实现经济林扶贫项目全覆盖;引进光伏扶贫项目,建成村级187千瓦的光伏电站,村集体因此项目年收益近40万元;为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让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劳动增加收入达到脱贫标准,共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36个,建成服装加工、特色养殖等村扶贫基地、扶贫驿站,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25个。

建成农民健身文化广场7000平方米,安装了健身、休闲器材;积极协调社会帮扶力量,争取3家企业对朱集村定向捐助,募集现金17万元用于村集体文化设施建设,使全村群众整体受益;建成图书室1个,收藏各类图书1246册,常年向村民开放,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刘双燕(右)在黄小金家

现在,刘双燕经常给上大学的女儿发村民跳广场舞的视频。这个文化广场,原来是个垃圾场,是她多方争取、整合了200多万元资金才修好的。“一切的辛酸和困难都是值得的!”站在文化广场边,看着村民欢快地舞蹈和歌唱,她感到由衷地欣慰。

2016年,朱集村顺利“出列”,贫困家庭有了稳定收入。截至2018年底,朱集村集体年收入70万元,共脱贫326户73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下降到0.9%,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

日子好过了,村民和刘双燕的心也贴得更近了,上岁数的老人都喜欢喊她“闺女”。70多岁的贫困户朱连翠说:“她比我儿女待我还强呢。感谢习总书记给俺们派来了这样的好干部、亲闺女。”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跟你有多亲!”刘双燕感慨地说。

燕子筑巢:第三个三年

2018年2月,第六批“选派任职”即将结束。

“走?还是留?这个选择题让我犯愁。一方面是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期;另一方面是女儿即将高考,班主任不止一次地打电话对我说:‘你到底是多大的官啊?女儿都快高考了,家长会你一次都没来过!’每一次接到电话,我都自责难安。”

女儿从上小学六年级到读大学,刘双燕一直在驻村扶贫。女儿经常打电话对她说:“妈妈,我想你了,这个周末你能回家吗?”“妈妈,又要开家长会了,这一次你能来吗?”

在刘双燕为“是走还是留”做选择的时候,村支书找到她:“刘书记,我知道你要走了。虽然我们朱集村的发展离不开你,我们村民都需要你,我们真的想去县里按红手印把你留下来,但是我们不能这么自私。你作为一个女同志,在农村已经6年了,孩子也快高考了,你的家庭更需要你。我们也不能再继续耽误你的前程了,但朱集村任何时候都是你的家。”

村支书的一席话让刘双燕热泪盈眶。她连续几夜都没睡着,心里百感交集。如果再留3年,她就驻村9年了。利辛县即将进行“摘帽验收”,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期。在这个时候临阵撤离,她真的不甘心。

丈夫看出她“想留下”,劝她放下顾虑:“女儿的成绩已经稳定,再坚持几个月,等她考上大学,我就不在公司干了,和你一起扶贫!”

2018年3月,刘双燕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主动递交了第七批选派申请,继续留在朱集村,成为全国扶贫战线上为数不多“连任三届”的女性第一书记。

人们都知道:2012年,刘双燕的母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直到母亲临终,她也没能临床尽孝。女儿从上小学六年级到读大学,作为妈妈,她缺席了女儿整个青春期的陪伴。为了支持她参与脱贫攻坚,丈夫一个人挑起家庭重担,既当爸又当妈地照顾女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就在女儿高考结束不久,她的丈夫突发急性心梗离世……

面对家庭的变故,刘双燕曾一度无法接受。尤其是丈夫的病故,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痛。但是,她挺住了。“最困难、最痛苦的时候,是乡亲们的朴实和亲切,让我充满希望和动力,一直坚持到今天。村子是我的家,我要一直干下去。村不脱贫誓不还,我决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对群众细心的刘双燕,对自己却太“粗心”了。因劳累过度,2015年,她患上髌骨软化症,正常行走超过10分钟膝盖就疼痛难忍。医生只允许她小范围行走以降低和减少对膝盖的伤害。她却没有“遵医嘱”。她说:“现在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不能让乡亲们失望!”于是,止痛膏药、理疗护膝伴她一瘸一拐地走过了这几年。2019年,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她被查出有一个5公分大小的腺肌瘤。医生劝她尽快手术,她却决定把手术推迟到县摘帽验收以后。

很多朋友都委婉地对她说:“刘双燕,你去农村一待就是8年,你是不是傻?你到底图个啥?”她回答:“我图个啥?我图的是不让一个村民在脱贫中被落下、不让九泉下的母亲和爱人失望!”

图片刘双燕(左)和周文峰

燕子衔泥终不悔。8年的驻村扶贫让刘双燕收获了贫困群众的认可;而参与脱贫攻坚也让她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2019年1月27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朝闻天下》“新春走基层”栏目,用近5分钟的时间介绍了刘双燕的事迹。她真实而感人的扶贫故事在省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她也因忘我扶贫、工作出色被评选为2018年度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先锋”。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刘双燕经常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激励自己。她说,“要尽绵薄之力,让乡亲们脱贫后的生活更美好”……

值班编辑:农村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