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老 马

发布日期:2021-02-01 来源:

文/李帅  张从兵  甘立美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四川省万源市大竹镇荆竹园村,静谧美丽的任河之滨,有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虽然年近六旬,仍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奔走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最前沿。他叫马德清,人称“老马”,人如其名。

图片马德清为村民讲授“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的主题党课

老马恋栈,孜孜不倦

2018年,脱贫攻坚鏖战正酣。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马接到所在单位——万源市审计局通知,要去联系贫困村驻村扶贫,他难掩内心的骄傲与兴奋,“拍案而起”,满口答应,当晚就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家人。

“你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还在吃药,常年住在村上吃得消吗?简直是哈板儿(方言傻瓜的意思)!”妻子态度鲜明地提出反对意见。女儿也不依不饶:“不晓得爸爸哪有那么多做不完的工作,之前就很少陪我们,临近退休了还是个工作狂……”

老马诧异,感觉自己多年在家进行的“感化”工作竟没能奏效,不禁有些失望。然而转念一想,家人的拳拳之心、切切之情也是为自己着想,也就释然了。手心手背皆是肉,想要突破这两难境地,看来只有再讲一堂“思政课”了。

“这是组织给我的一份福利。能与老百姓面对面打交道,我就像鱼归大海、鸟入山林,重新找到了存在的价值。新时代很多有追求的年轻人去了农村,就像当年知青下乡一样。党培养我这么多年,我必须要当好参谋、做好表率,把党的优良作风传承下去……”妻子和女儿无可奈何,她们知道,老马认准的死理不容置辩,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千叮咛、万嘱咐。

2018年7月,老马带着组织的“委任状”、单位的殷切嘱托和妻女精心打点的行囊,正式走马上任,成为了大竹镇荆竹园村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

老马识途,堪为先导

“我是队员,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年轻人才是主力,我就是给你们当当参谋、打打下手。”老马一边谦虚地开着玩笑,一边却主动认领了基层治理这块“硬骨头”,这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万源市大竹镇荆竹园村是典型的贫困山村,基础差、底子薄,社会发展欠账大,2014年精准识别贫困户77户,贫困发生率高达27.96%。有村民调侃道:“那个时候,我们来开个会,膝盖和腰杆上都糊了泥巴。”

贫穷是表象,根子在思想。老马曾先后担任基层财政所长、乡镇长、县级部门纪检组长等职务,对基层一线的情况了如指掌。在基础设施逐渐改善的同时,老马牵头作起了“思想文章”。他依托村民说事会、农民夜校、党员活动日等载体,在村活动中心、农户院坝、田间地头,给大家讲故事、上党课、话脱贫,马不停蹄地开展感恩奋进教育。

为进一步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老马又动起了“歪脑筋”。他挨家挨户发动群众,探索举办星级文明评选活动。从募集物资“设奖”,到细化规则“评奖”,再到召开大会“开奖”,“60后”的老马忙得不亦乐乎,仿佛陀螺一样连轴转。

“他家不爱干净,经常看起来脏兮兮的。”“他屋里太乱了,简直无法下脚……”他是胡从孝,生于1963年,家有六口人,只有卧病在床的父亲和聋哑的女儿常年在家。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里成了“家喻户晓”的脏乱差,曾被邻里“嫌弃”。

老马知道后,立即上门做思想工作,主动帮助打扫庭院、整理家务,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一来二去,作为老马的同龄人,胡从孝脸上终于有些挂不住了:“国家干部来给我扫地,我觉得好臊皮(方言丢脸的意思)哦,我马上改!”

在大家的帮助下,胡从孝加盖了二层小楼,硬化了院坝,一改之前乱堆乱放的坏毛病,房前屋后焕然一新,还积极参加支持星级文明评选,实现了从脏乱差到“上奖台”的华丽蜕变。

图片帮扶单位万源市审计局到荆竹园村发放玉米种子

老马嘶风,英心未退

有朋友开玩笑说,“乡下空气好,草料丰盛又新鲜,适合老马养老。”老马总是哈哈一笑,不置可否。从驻村第一天开始,他就下定决心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在老马看来,这既是自己的雄心壮志,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颐养天年。

贫困户陈国华身患脑瘤,因为肿瘤在脑干上不能手术,无法从事体力劳动,老父老母也没有劳动能力,女儿尚在读书,全家仅靠妻子微薄的务工收入苦苦支撑,生活十分困难。

陈国华找到老马,想要谋一条出路,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贴补家用。见到不等不靠的陈国华,老马心里非常欣慰。他爽快地答应了,并立即找来村两委、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农技员相关人等,紧急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对策。

“抵御风险是第一位的,这个家庭可经不起半点折腾。”这是大家的共识。几番论证下来,在几个诸如开饭馆、养殖肉牛等“大投资、高风险”的方案被否决后,“孵养本地土鸡”获得全票通过,陈国华本人也表示赞同。

“我知道一个生产全自动孵化机的厂家,可以马上联系。”

“技术方面的事情直接包在我身上。”

“销路不愁,我负责联系……”

老马趁热打铁,立即组织人手,分工落实启动资金、机器设备、孵化场地等具体事宜。不到一个月时间,荆竹园村第一个家庭孵化作坊正式投产运作。陈国华也摇身一变,从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晋级为鸡苗“供应商”,笑得合不拢嘴。

惟奋斗者进,惟实干者强。在老马等扶贫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艰苦创业,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如今的荆竹园村,一条条水泥硬化路蜿蜒盘旋,一幢幢青砖黑瓦房错落有致,一片片苍翠青花椒香气四溢,一幅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振兴画卷令人陶醉。2021年1月,荆竹园村成功摘得“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的殊荣,成为远近驰名的“四好村”。

值班编辑:农村青年